跟相亲男见了几次面,我们一起去吃海鲜粉。他吃了一碗16元的,我点了一碗23元的。他便说,我最近有点拜金,现在显得不够讨人喜欢。我们边吃边聊。他是我母亲同事的侄子。第一次见面时,我们在公园门口碰面,他穿着一件衬衫,手里提着一个布袋子。他直截了当地表示,初次见面不宜破费,并打开口袋给我看,里面全是我母亲蒸的南瓜饼。我们便边逛边吃。我当时觉得他务实,会理财。前三次见面均在六马路:家门口有一座城楼,旁边是一条小河和一个小公园。我们每次都从城楼走到河,再到小公园,然后返回。
我们聊天时,他谈到自己在公司做行政工作,朝九晚五,生活规律,但工资不高,每月都得精打细算。我表示,精打细算过日子无可厚非。他听后十分高兴,并补充说他最讨厌铺张浪费,认为钱应花在关键时刻。
第二次见面时,走到一半我感到极度口渴。看到路边卖矿泉水,2.5元一瓶,我正要付款,他便拉住我,说前面不远处有一家超市,那里矿泉水只卖2元,可省0.5元。他于是带我往超市走。到超市时,我仍口渴难耐,他还特意强调这0.5元的节省累积起来很有意义。虽然心中产生疑虑,但想到他可能真心为我省钱,我便没有多说。第三次见面时,情形更为奇特。
一次见面,我们散步到晚饭时间。他看了看手机,提议再走一小时,说待7点半后,家旁边的包子铺实行买一送一,可以作为晚餐。那天我已饥肠辘辘,便直言表示真的很饿,建议早点吃饭。他露出意味深长的表情,随后从兜里拿出一个水煮鸡蛋,建议我先吃,说这是他早上多煮的,未吃完且绝对新鲜。看着他手中的鸡蛋,我一时无言,最终没接受。他并没有再作其他安排,我们也未正式就餐,我便表示有些疲倦,回家独自吃了一个面包。尽管我们仅见了三次,但我已经渐生厌倦。母亲总说,现在踏实的男生难找,会节约是美德,我也开始反思自己。
出乎意料地,我认同了母亲的观点,没有反驳。想着可能是我们接触时间较短,还未磨合好,因此我决定继续了解他。到了第四次见面时,他主动提议,觉得仅仅散步已经不足以招人兴趣,并说他知道有一家海鲜粉味道极好,建议我们去尝尝。我听说店里饭菜热乎,毫不犹豫地答应了。到店后,老板询问我们的需求,我翻看菜单发现有一款16元的海鲜粉,含粉条和少许扇贝肉;另有一款23元的,在前者基础上加了虾。因我本来就想吃带虾的,便点了23元的那份,而他则对老板说只需做16元的。海鲜粉上桌后,就在我正吃得起劲时,他却忽然放下筷子。然后,就剌了个脸。我以为粉儿有什么问题,所以问他:“咋了?这不好吃吗?”结果,他说:“我有必要,跟你说个事。”我追问:“咋了?”他说:“你这最近真的有点拜金,这样实在不可爱。”我听完后顿时懵住了,心想:我咋拜金了?然后,他掰着手指对我说:“你看,咱俩第一次见面时,你什么都没说;第二次见面时,你就买更贵的矿泉水;第三次见面时,你连打折的包子都不愿等;今天,咱俩第四次见面,你竟点了一个23块钱的粉儿,比我的贵了7块钱。你是不是要求越来越高,越来越拜金?”我气笑道:“这就叫拜金?你是不是对拜金有误解?”
我说:“没关系,你要介意的话,这碗我自己付钱,不用你分毫。”他回答:“不行,这不是谁付钱的问题,而是咱俩的消费观。你总是追求物质生活,实在不可爱。将来如果在一起,花钱的标准必须统一,不能搞特殊化。”我说:“那按照你的标准,什么才算不拜金?是不是以后咱俩喝水都只能从家带,吃饭只能打折?7块钱的差价在你眼里也算物质的表现?”他认真思索后说:“差不多是这个意思。那钱就得省着花,结婚后哪儿都得花钱,现在省一点儿,日后才轻松。”我说:“那挺好,你真有远见,真有见地。”
他听后并不认为我在讽刺,反而接着说:“归根结底,这是原则性问题。我是为咱俩的长远打算提醒你。我妈都说了,找媳妇儿得找会过日子的,绝不能找花钱大手大脚的人。我好心提醒你,若不改这种拜金作风,今后肯定存不住钱。”我心想这饭也没必要吃了,便转身拿起包对他说:“好,我知道了,我就这么拜金,也省得你再叮嘱。”我又说:“以后这碗粉儿我自己付,咱俩确实不合适。”说罢,我起身离开。
他还在后面喊道:“你怎么还生气?我说的都是实话,你家拜金实在不可爱,你自己没意识到吗?而且这粉儿还没吃完,你也真浪费。”我懒得再理会,再多说一句都是对自己不尊重。付完我那份粉儿钱后,我头也不回地走出店门,走到外面,感觉空气异常清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