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讲一讲单亲家庭或者父母离异家庭对婚恋的影响是否重大。此前我刷到一位男士在相亲应用上发表吐槽贴,称在深夜浏览知乎时连续刷了十几个帖子,发现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婚恋市场中被歧视。他表示自己早年丧父,十几年前靠着自己在异乡站稳了脚跟,长时间里觉得自己没有缺什么,没想到单亲家庭的影响反而在他变得强大后才显现出来。
在我进行情感咨询的过程中,我发现适婚年龄的男女中单亲或父母离异的比例较高。我认为既然大家都有类似经历,彼此之间不应过分歧视。于是我点进查看了这位男士的资料。
资料显示,他今年27岁,有稳定工作。他描述自己“饿不死也付不起”,目前虽未购房但具备购房条件;他不抽烟、不喝酒、不常去娱乐场所,生活圈子简单固定。十多年前,他的父亲就不再了,来自单亲家庭,但家境良好。他的理想型要求对方无同居史、无婚前性行为,换句话说,对方必须是处女。他自述曾有几段恋爱,均为柏拉图式关系。基于这些要求,他倾向于选择条件相似的伴侣:年龄相仿、情绪稳定、性格温和且无不良嗜好。由此看来,他的单亲家庭背景对于寻找对象的影响并不大。
我突然想到昨天曾咨询过一位来自成都的男士,家庭条件优越,拥有五、六套房。那位男士在择偶时提出了不低的标准,要求寻找门当户对、长相出众的女生。虽然他遇到一位长相好、家庭条件优越、工作单位理想且拥有名校学历的姑娘,但对方来自单亲家庭,而他本人和家人对此均不在意。这说明关键在于双方的综合条件,而单亲背景并非决定性因素。
与之对比,如果一位男士既无房也无车,来自外地,有过恋爱经历,却仍要求对方必须是处女且综合条件优秀,自然难以吸引到理想对象。许多人担心因单亲背景而受歧视,但只要综合条件好,对方根本不会介意。许多人找不到伴侣,并非因为单亲或某个单一因素,而是因为自身条件不足且要求过高。
首先,对于选择与自己条件相当的伴侣,我一贯持赞同态度。但如果你连房子都没有,家庭条件一般,在婚恋市场上自然会与那些既有购房能力又已购房的人拉开差距。即便你有能力,但如果还未购房,就可能说明经济条件尚未成熟。有人辩解说想等到女方工作稳定后再寻找折中方案,实际上这种想法主要源于担心房价下跌、楼市不稳定以及手头资金不足。例如,在江苏常州,如果手头只有五六十万元,购房后可能连结婚费用都难以承担,最终陷入经济拮据的局面。
归根结底,许多人找不到对象,并非单纯因为背景问题,而是因为自身综合条件欠佳且要求过高。如果你对自己的情况把握不定,可以寻求专业的择偶定位或咨询服务,不必总是将责任归咎于外部因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