透视情感缺失

有个女大学生问我,为什么我总是想找一个成熟、年龄稍微偏大、比较稳重、能够引领我思想前进的男人。其实,我这个需求的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?其实,这个需求不仅仅出现在女大学生身上,很多三十多岁的女性也会有这个问题。

我们先来分析一下:为什么总想找一个比自己成熟、稳重、能够带领你的男人?因为你会觉得有人照应,你会有安全感。那你为什么需要这种安全感?实际上,是因为你与父亲的关系不好。你从父亲那里没有得到足够的温暖、包容、理解和接纳,反而更多是不断被贬低、指责、大声训斥,甚至经常遭到动手打。这就导致你从小对父亲产生心理距离,觉得无法在他面前诉说真心话,并且带有害怕和排斥的情绪。

父亲这种形象让孩子觉得外面的世界也充满了焦躁、不安和恐慌。长大后,你便会把自己封闭起来,养成懦弱胆怯的性格。面对问题时,你不敢直接表达内心的想法和需求,也不知道如何解决冲突,总觉得缺乏底气和力量。特别是在面对比自己优秀的人,如领导、学历更高、有才华或更有能力的人时,你往往会表现出讨好行为。讨好背后的原因是害怕,害怕得不到认可、肯定,害怕对方离开你,心中顾虑重重。由此,这种需求的底层逻辑便体现出来——你在寻找这样的男人,其实是在寻找一个父亲。请不要误解,这里并无贬低之意,事实上,很多男人在找对象时,也并非单纯为了找对象,而是在寻找母亲;同样,很多女人出来也不是仅仅为了找对象,而是在寻找父亲。母亲能够更多地照顾、理解、体谅你,或者能够坐下来与你好好沟通。因此,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许多女性在选择伴侣时,特别看重对方提供的情绪价值,如温暖和陪伴。只要对方在前期表现出热情、坚定地选择并肯定你,你便会觉得这是“真爱”,觉得对方真的喜欢你。这种“对你好”的感觉让你有安全感,让你觉得被爱、被接纳。即便对方经常诉苦、花你的钱,你也无所谓,因为那一刻你只需要情绪上的依靠,不希望他离开或改变。这一切的根源在于,你小时候父亲未能满足你对安全感的深层需求,没有让你感受到有人能够承载你所有的情绪。

每个人心中都明白,父亲这一角色是无法选择的;而谈恋爱、挑选伴侣则不同,是可以选择的。长大后,这种需求并不会消失,而是转移到了另一半身上,以寻求弥补。我在这里并不是要让大家因听完本文而加深对父亲的埋怨或仇恨,而是想说明:在成为父亲之前,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,没有十全十美;而在你年幼时,他还年轻、懵懂、不成熟,所以当你看到他不完美的一面时,无需过分抱怨。长大后,再慢慢去改正,去修炼这一点就可以了。

其次,你像是在修筑幕墙,但如果基础不牢固,就什么也得不到。比如许多十九、二十岁刚出大学的女孩子在谈恋爱时,常常特别喜欢那些学历高、有才华、有能力,或者情商高、口才流畅、自信的男人,因为觉得这样的人优秀、与众不同、闪闪发光。而我自己,却只是那种普通人,学历较低,家庭条件一般,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才华。尽管我认为自己平凡普通,甚至自我贬低,但骨子里仍然渴望那些好处和优势,比如对方的高学历和才华。她的那种关怀,就是我想要的,那怎么办呢?她不往自己身上找,不让自己强求,而是转移了方向,便想着找个这样的男人,让这样的男人喜欢和认可我。因为女孩在此时自认为,既然得到了这个男人,她身上的一切好处我都可以享受。例如,她的光环、收入高、成熟稳重——所有好处都可以获得,因为我跟他谈恋爱了,建立了关系。问题来了:这种自以为的观念是谁告诉你的?是你的父母,是你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和周围人的环境,他们教你必须依赖他人,因为你没有独立面对生活的能力;他们会在第一时间否定你。长大以后,当你脑中产生念头或想法时,你也会第一个向父母和周围人寻求否定。

这样一来,你便否定了自己,觉得自己不行,不是有能力的人,没有办法独自承担,于是还得依赖男人来托举自己。整个人的状态显得特别无力,把自己摆在低位。此时,很多女人还美其名曰:我对他真的什么都不图,就图他这个人。但其实,他身上的诸多好处正是你追求的目标。

这就是我所说的:你空谈半天也得不到真正的幸福,因为那是你自己需要修炼的功课。时代变了。如果将这种观念放在父母那七八十年代,靠男人养家固然可行,但在当今社会,无论男女都必须独立、自立自强。如果你对自己的学历和家庭条件缺乏自信,就应创造其他价值,或通过历练自己、提升工作能力、收入和认知水平,而不应总想着依赖他人。

有人问,什么才算是真正合适的选择?应看三点:对方创造价值的能力、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生存的能力。只要一个人具备这三点,无论是谈恋爱、结婚还是交朋友,双方的相处都会十分顺畅,对方不会制造冷暴力、贬低你或导致你内耗、焦虑和不安,因为他能够自立并担当责任。这才是重点,而不是所谓的“我慕强、慕学历高、慕富二代、慕家庭条件好、慕工作能力和收入高”。这些只是对方用来求偶、展现自己的谈资,可能用来欺骗你。

最后,许多女人不清楚自己的责任和义务,这会使得男人也难以明确自己的职责。换句话说,当你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时,男人也会迷失方向。

可能有人听到这里不甚明白。开头曾说要找一个能够引领你的男人,这其实是错误的。因为引领应由女人承担:女人负责规划未来,决定家庭的生活和发展方向;而男人则负责现实,将女人的规划落实下来。也就是说,女人应引领,而男人负责把事情落到实处。你应利用男人的现实能力为你办事,而不是一味指望男人既要成熟稳重,又要给予情绪上的温暖、陪伴和情绪价值。当男人问你能为他提供什么价值时,你却回答说:我能生孩子,我年轻、漂亮、善良,充满真情。

另外,还有一种常见情况,即女人抢男人应做的事。比如,总是与男人较高低,宣称“我收入高,我能力强,我学历比你高,我会养你”,或者愿意倒贴。那男人究竟该干什么?他们应负责温暖陪伴,提供情绪价值。这样的现象表明,女人不专注于自己的角色,导致男人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。结果,不少男人不断喊着男女平等、付出公平,甚至主张“我可以给你,但你不能要”的观点,而一些女人则以大男子主义的态度回应,强调“没错,我是独立女性,我很清高”。你说,这样的关系怎能长久?女人,不要把希望寄托在父母身上,更不要把未来寄托在男人身上。长大后,你必须明白,一生的课题是独立。

归根结底,一出生你其实不需要父爱、母爱,也不需要男人来爱你;你可以自爱,自我滋养。日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