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希望从今天开始,不再有任何一个女孩被道德绑架。重男轻女的家庭加上女儿觉醒,必定会诞生白眼狼。别人越是这样指责你,越说明她在你身上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,所以根本不需要在意。
我是一个女生,我叫小美,有一个双胞胎弟弟,但我们从小关系就不好,因为妈妈偏心弟弟,这甚至算是给他留面子。从小到大,妈妈总是教我让着弟弟、照顾弟弟,但我不明白,我明明比弟弟早出生十几分钟,为什么在各方面都要退让?更奇怪的是,我与弟弟是龙凤双胞胎,我们的名字读音完全相同:我叫王小雨,弟弟也叫王小雨。小时候我不理解妈妈的用意,长大后才明白这一切。自幼品学兼优,经常参加比赛、获得奖状,而妈妈总是把我的奖项和姓名归在弟弟身上,对外宣称:“我们家王小雨真优秀。”别人问起时,他总说那是儿子的表现,从小到大都是如此。
妈妈曾说:“没关系,都是一家人。你既然拿了那么多奖状,就分一些给弟弟,不然出去后别人会认为弟弟是个废物。” 可是弟弟确实如此,与我无关。他毕竟还生活在家中,需要养家,我只好默默忍受。直到初中时,妈妈做了一件过分的事情。那时我作为尖子生,本可以进入年级的提高补习班。
妈妈让弟弟代替我进入补习班。当老师打电话通知时,弟弟沉默。当时初中涉及分班,我的班主任下学期不会教我,老师只与妈妈联系,说:“你们家女儿有这个名额。”于是妈妈便直接将弟弟送去了补习班。
虽然名字都一样,都是王小雨,但补习班老师在核对名单时发现其中性别不符,指出:“王小雨,你不是女孩吗?”问题这才暴露。原来的班主任得知此事后,亲自带我到补习班向老师确认身份,我才得以进入补习班安心学习。作为一个性格乐观的人,我心想,虽然家中父亲不管事、母亲偏心,只要我努力,上了高中、考上大学,未来一定会光明灿烂。
然而,我人生的转折点来得十分突然。那是在高一过年的时候,全家与亲戚聚会,一位男性亲戚喝得酩酊大醉,拍着父亲的肩膀说:“老王,你真有远见,应该领个女儿回来。”在饭桌上,我听得一清二楚,顿时愣住了,父母也陷入沉默,而弟弟却毫不在意。
晚上,父亲敲开我的房门,向我讲述了当年的真相:其实我并非真正意义上龙凤双胞胎里的姐姐,我在三岁时被父母领回,实际上比弟弟大一岁,但他们通过某些方法将我和弟弟登记为龙凤双胞胎。领我回来的原因是认为弟弟发育迟缓,需要人照顾。讽刺的是,他们没有给我取一个真正属于我的名字,而只是将弟弟名字的最后一个字略作改动。父亲,也就是我的养父,告诉我,原生家庭因经济拮据,加上生了二胎,实在无法抚养,所以把我送养。也就是说,我曾被重男轻女的原生家庭遗弃。
我进入了另一个同样重男轻女的家庭,仿佛从一个火坑跳到了另一个火坑。
小时候,我常常疑惑:为什么偏偏我是这个家庭的女儿,为何要做弟弟的姐姐?如果我出生在另一个家庭,人生是否就会完全不同?经历了两个家庭,情况依旧。再加上真相暴露后,我正处于叛逆期,高中后两年几乎不学习,每天混迹社会,因此未能考上正规的高校。高中毕业后,我外出打工,弟弟也未能考上大学。父母把所有责任归咎于我,认为作为姐姐未能为弟弟树立榜样,弟弟因模仿我而变坏。从那以后,我多年未回家。在外,我学过美容美发,曾在餐馆工作,所有既辛苦又劳累的工作我都尝试过。后来,我学会了青衣美,并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,渐渐赚到一些钱。当时我正谈恋爱,打算在工作城市买一套房子,但首付还差五万元。
最终,我低下了头,回到老家,找到父母,请求借钱买房,并承诺日后偿还。我当时觉得这是我和父母最后一次机会。如果他们能够对我施以援手,那么他们仍然是我的父母;但如果这一次他们依然不闻不问,毕竟这么多年在外面,他们对我漠不关心,仿佛没有这个女儿一样,那么今后的关系基本上也就名存实亡了。果不其然,我父母根本不关心我。当时我确实还差5万块钱,伴侣那边也拿不出来,我只好去找亲戚借钱。亲戚听说我上门借钱时十分震惊,说道:“你们家老宅不是拆迁了吗?拆迁后你户口还在家里,里面应该有一笔拆迁款,你父母没有告诉你吗?”
后来,我打听到那笔拆迁款,我一个人大概能分到不到20万,但父母始终没有告诉我,他们把这笔钱私自藏起来了。等我回家向他们借钱买房时,他们一句话也没有提及。之后,我凑齐了钱,通过贷款买了房子。没过多久,我与当时谈对象、毕业后又遇到后来成为我丈夫的人结了婚。由于我丈夫是外地人,结婚后我也随他去了外地生活,我买的那套房子便空置了。我将其出租以租金补贴房贷,但实际上每月租金不足以支付房贷,我还需每月补贴差额。
突然一天,一个陌生号码拨来,号码来自我的老家,我心中一紧,因为很久不与老家联系了。我接起电话后心想或许是养父母那边打来的。电话那头传来一个陌生中年男子的声音,问道:“你是王小雨吗?”我回答“是”,他便说:“我是你爸爸。”我惊讶地回应:“你一上来就说你是我爸爸?我已有父亲。”他解释道:“我是真正的你爸爸,我是你亲生父亲。”那一刻,我竟直接将电话摔在了地上,不知所措。
随后,电话里还谈及一些纷乱情节,例如双方相认后共同进餐等,我也就陪着应付了。亲生父母为何隔了近20多年甚至将近30年后才来认我?原因是他们听说我在工作城市买了一套房子,而我那个素未谋面的亲生弟弟也在那座城市。他们企图借此机会觊觎我的房子,对我表示愿意将我的贷款还清,并要求我将房子过户给我弟弟作为婚房。我当时真是气得差点在饭桌上骂出来,幸好丈夫制止了我。
回家后,我感到无法理解为何会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;但我丈夫是个极有远见的人,家境优越,见识也高,他对我说:“既然生了你,就不如把房子给他们。”我反驳道,那套房子是当年我靠辛苦打工攒下来的,怎可能归他们所有?丈夫劝我:“你信我,就把房子给他们,房价迟早会下跌。”我问他:“真的吗?”他说:“你放心,自从结婚以来,我给你的东西连那套房子的首付都抵不上。”考虑到当时我完全依赖丈夫,经过他两天的私下劝说,我最终答应了。
没想到,房子交给他们后,房价果然开始下跌,跌到后来资不抵债。这座城市房价泡沫极大,相当于现在的房价仅为当年购买时的三分之一多一点。也就是说,如果我不把房子交给他们,继续自己还贷款,只会血本无归。需要说明的是,我选择将房子给他们,而不是出售房子后还清贷款,是因为这亲生父母并非善类。在他们找到我之前,实际上曾去找过我的养父母闹事,否则,你以为他们为何会拿到我的电话号码?他们提出要求后,养父母也劝我:“既然是亲生父母,看在生养之恩上,你也应该给些补偿。”养父母二人则认为,反正房子不在我们名下,给谁都一样。
当时,丈夫根据房价暗降的情况认为房子已难以出售,于是劝我:“不如把房子给亲生父母吧。”如果不是他们亲自来找我要房子,我大概率不会出售那套房子,即使丈夫提醒房价会下跌,我也不会轻易卖出。毕竟,那是我的婚前财产,是我的保障。但将房子给他们后,相当于摆脱了一个沉重的负担,我也勉强接受了。
去年,我的养母中风了。同名的亲生弟弟王小雨打电话给我,说:“姐,咱妈中风了,需要支付误工费等费用,我们要不要摊一摊?”我说没问题,问需要多少钱,然后与他约定AA制分担。不久后,养母打来电话,哭诉说:“弟弟找的护工和疗养院条件都不好,她过得非常不舒服。”我查阅后发现,根据护工和疗养院的级别,亲生弟弟那边明显已经没钱了,但这与我无关,我的钱已经交给了他们,至于他们如何使用这笔钱,与我没有关系。